欢迎访问15vip太阳集团(中国)有限公司官网入口 官网!
环保部门发采气罐查来源嘉兴模式值得借鉴
从今年5月开始,南京板桥的金地自在城的居民发现,每到晚上下班后,空气中就有一种如煤气又像臭鸡蛋的怪味,甚至吃饭睡觉都被臭味熏。南京市政府12345热线透露,针对臭味的投诉,最早在2013年4月就出现了,今年入夏后,投诉明显增多。目前,南京市环保局、雨花台区环保局等部门前往现场调查。为了尽快找到臭气来源,还发给居民四个收集罐收集怪味。
不过环保部门的记录显示,从他们监测到的数据来看,金地自在城周边的企业和南京水阁垃圾场并未排放超标,但从周围居民的感官上说,化工异味却经常会飘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雨花台区环保局监察大队陈国喜队长表示,化工异味一直是困扰环保难题,人的嗅觉一直比仪器要灵敏得多,而且化工异味并非某一种单纯的物质造成的,而是一种混合体。有些物质虽然鼻子能闻出来,但现在的仪器监测手段并不能捕捉到,而且化学物质有上万种,现有的检测仪器很难定性定量
但他表示,即使企业是达标排放也不能完全杜绝异味,这属于达标扰民。达标扰民来自两个方面,可能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跑冒滴漏或企业悄悄偷排。即便是用严格的手段,看住了偷排,跑冒滴漏也仍然难以避免。所以,这是化工厂周围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达标只是一个门槛。比如硫化物,只要浓度达到6微克/立方米就可以闻到,但国家规定的超标标准是60微克/立方米。如果企业排放到空气中的硫化物达到十几微克/立方米,始终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之内,不过居民还是能够闻到。还有一些金地自在城的居民表示,这股气味经常出现在高层楼层,但间或又会飘到底层,由于周围如朗诗楼盘居民暂未反映过类似情况。他分析,这可能和金地自在城小区以高层楼房密集有关,会改变风的路径,从而吸收远道而来的污染物。
发罐子查臭气源还能做得更好
在不少市民爆料污染的新闻里,经常有居民发现水颜色不对头,环保部门检测称达标的情节出现。但是在近日的查找臭气泄漏源头事件中,面对居民感受和环保检测数据产生矛盾的情况,这一次南京的环保部门没有以冷冰冰的程式化回应作为调查的结束。他们意识到了,检测数据多少会有检测地点、检测时间的局限,居民闻到的,标准化采样不一定能采到。所以这一回,管理部门向居民发放了气体采集罐,用最贴近他们直观感受的方式来进行样品收集。
但问题也还是存在的,不知是因为真空采集罐的操作比较复杂,还是居民尚未等到采集气体的最佳时机,发放的4个采集罐目前只收回了一个。如果多分析一下可行的解决办法,检测机构是不是可以考虑驻扎在小区,走到居民身边来贴身办公呢?这样居民闻得到仪器测不到的臭味也许会因专业人员的现场介入而采集到第一手资料,对结果的分析更多一分把握。或许面对这时有时无行踪不定的气味,专业人员的捕捉能力会比只能在自己家中等风来的居民更有办法。
不过无论如何,南京的环保部门已经在科学治理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如何走得更便民更贴近,是一个值得在执法过程中不断挖掘的问题。
无独有偶,其实早在江苏南京之前,浙江嘉兴便有公众参与的借鉴案例。
公众参与的嘉兴模式
“这个味道这么重,会不会影响周边居民?”“你们现在的日处理能力有多少,当初设计能力是多少?”一群身穿绿色马甲的人站在嘉兴市南湖区明新皮业公司的污水处理池边,拍照,并不时向负责人提问。
这是嘉兴市民环保检查团对污染企业进行的摘帽复查,其意见将成为企业能否摘帽的重要依据。这是浙江最早形成并固化的公众参与环保模式嘉兴模式。
所谓的嘉兴模式,即是嘉兴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过程中形成的一会三团一中心公众参与机制。一会即环保联合会,三团指市民环保检查团、专家服务团、生态文明宣讲团,一中心则是环境权益维护中心。
“大环保”、“圆桌会”、“陪审员”、“点单式执法”……六年前,嘉兴就尝试探索公众参与环保制度,逐渐从走过场式的参观升级到能影响决策的公众参与。
为何嘉兴是最早探索公众参与环保之地?这里有一个故事。2001年11月,嘉兴300名农民为了抗议10年没有解决的河流污染问题,自发集资100余万元,自沉28条大船,并动用8台推土机,数万只麻袋,堵塞了麻溪港航道,以阻止来自江苏盛泽大量印染企业的污水。
15vip太阳集团致力于工业废水处理一站式解决方案,虽然此次事件在中央和两省政府协调下得到妥善解决,但也暴露了公众自发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无序性。如何引导公众有序地参与解决环境问题,将成为政府需要面对的新课题。